leyu新闻中心

leyu官方首页【复材资讯】芳纶纤维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市场规模发展前景

2024-01-1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芳纶纤维所属细分行业为“其他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C1789)”;芳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该领域要求研发团队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

  目前,国内从事高端芳纶纤维研发的专业人员数量有限,且研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另外,芳纶纤维制品行业在面对大量定制化需求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更新升级自有技术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于新技术的研发与设备的采购,一旦研发方向及设备的采购出现偏差会导致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从而进一步的造成大量生产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继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开发出对位芳纶浆粕制备技术后,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日本帝人公司也相leyu官网继开发出对位芳纶浆粕,国外具备对位芳纶浆粕生产技术的企业还有韩国可隆公司。目前国际两大对位芳纶浆粕生产企业杜邦公司和帝人公司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产品功能细化,全系列产品可用于不同场合。

  相较而言,国内对位芳纶浆粕的发展仅十余年,对位芳纶浆粕生产企业仅约十家,且发展规模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国内对位芳纶浆粕制造企业虽然随着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而成长起来,但这些企业一般采用生产边料、回收光缆、防弹装备用芳纶作为浆粕的原料,其原料质量的不稳定性导致浆粕指标不稳定,难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需求。虽然该领域原料多由高品质原料供应商提供,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但整体上游原材料供应的紧张限制了国内该领域企业对市场的开拓。随着国内原材料厂商纷纷出台产能扩充计划,国内企业未来获取原料的渠道将变得多元且优质。稳定的供应渠道将为国内其他对位芳纶浆粕制造商实现国产替代提供有力支撑。未来上游产业链供应的充足将帮助国内对位芳纶浆粕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并增加产品规格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对位芳纶于 1966 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研制开发成功,并于 1971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后来使用商品名“Kevlar”,并不断拓展如对位芳纶浆粕等下游领域。之后各个国家开始进行同类纤维及衍生品的研制,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已与帝人合并)的 Twaron 纤维,日本帝人公司的 Technora纤维及俄罗斯的 Terlon 纤维等。迄今 50 余年中,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历程leyu官方首页,现在国外芳纶无论是研发水平还是规模化生产都日趋成熟。

  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帝人株式会社形成规格完整的产品系列,近年发展定制化技术,开发了橡胶增强用的 Kevlar29AP、Twaron1015 芳纶纤维,以满足工业领域的放量应用。俄罗斯的新一代杂环芳纶纤维 Rusar 的强度高达 6.0GPa,相比于 Armos 纤维提高了 20%以上。此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聚酰亚胺(PI)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等,均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在美国、日本的航天、交通、桥梁、防弹防燃服以及竞技体育等特殊领域获得应用。

  目前,杜邦公司 Kevlar 纤维的总产能达 3.5 万吨,日本帝人、韩国可隆等芳纶生产的知名企业也作为这个行业的主力军采取扩产联合等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对位芳纶浆粕是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开发出的一种高度分散性的原纤化的 PPTA产品,主要作为leyu官网石棉的理想替代纤维而与玻璃纤维及炭纤维竞争于摩擦密封等领域,伴随着欧美等地区开展禁止使用石棉的环境保护运动,对位芳纶浆粕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于 1972 年开始进行芳纶的研制工作,并逐渐开发了普通型、离伸长型、中高强度型和高强高模型产品。长期以来,高性能芳纶纤维国产化、规模化生产技术一直备受国内许多化纤企业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将对位芳纶成套技术的开发列入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发展项目之中。2011 年,我国泰和新材作为我国第一个实现芳纶纤维产业化的企业在对位芳纶的量产,成功打破了国外巨头在芳纶领域四十余年的垄断,但相比于海外龙头企业长期的发展布局,我国国内的对位芳纶生产规模仍然相对较小,龙头企业在过去较长时间内都占据了中高端领域的供给市场。

  技术方面,国内突破对位芳纶和杂环芳纶关键技术,建成多套工业化装置。基本型对位芳纶(Kevlar29 级)实现稳定批量生产和供应,高强型对位芳纶(Kevlar129 级)实现国产化供应,在胶管、弹、光缆等领域实现批量应用;杂环芳纶产品性能达到俄罗斯 Armos 同等水平,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端防弹等领域实现批量应用。UHMWPE 纤维实现与国际优势企业比肩,不仅可以部分替代进口,而且具备一定出口创汇能力。PI 纤维断裂强度达到 3.5GPa,模量 140GPa,实现了耐高温型、高强高模型 PI 纤维的商品化。国内科研机构陆续突破连续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展了工程应用验证,同时也初步建立了氧化铝纤维、氮化硅纤维、系列陶瓷前驱体等验证试验线。

  在国内对位芳纶浆粕供给方面,虽然近些年我国在对位芳纶及对位芳纶浆粕相关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生产对位芳纶浆粕所用原料全部为芳纶长丝,一般通过控制原料指标以保证对位芳纶浆粕产品的质量。然而由于国内原材料供应的紧张,部分国内对位芳纶浆粕生产企业通过回收废料保证对位芳纶浆粕的产量,不稳定的原料质量导致不稳定的产品质量,难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在国内对位芳纶浆粕需求方面,对位芳纶浆粕主要用于摩擦密封领域,对位芳纶浆粕的应用场景暂时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探索。

  对位芳纶纤维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与从业经验的标准与要求较高。对研发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扎实的、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还需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销售人员而言,除了销售策略,还需对材料、机械等相关产品知识有一定了解。因此,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期内招聘、培养、建立起有竞争力的人才梯队,该行业的人才壁垒较高。

  对位芳纶纤维行业具有客户领域分布广泛、产品种类繁多和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不同领域产品的材料特性、结构设计特点、制造标准、精度要求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需要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对相应产品应用行业的研究,融合结构设计、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并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培养专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

  我国对芳纶制品技术的突破已逾十年,以泰和兴、中化国际、上海兰邦为首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大型公司在对合作制造商进行考察评估的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面临着较大的客户转换成本,这使其非常注重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行业新进入者往往需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推动大型企业替换其原有供应商。

  免责声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用于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复材资讯】芳纶纤维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市场规模发展前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轻触阅读原文

  原标题:《【复材资讯】芳纶纤维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市场规模发展前景》

搜索